2010年3月31日,经国务院赞成,中国证监会推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营业试点。近期,中国证监会就《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营业治理设施》和《转融通营业监视治理试行设施(草案)》公然征求意见,预示我国融资融券试点将逐渐转为通例营业,适时推出转融通营业,进入一个新的生长阶段。
一、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获得努力功效
试点以来,中国证监会先后同意25家证券公司展开融资融券营业试点资历。停止2011年8月31日,25家试点证券公司共有1980家业务部可以解决融资融券营业效劳,占25家试点证券公司2364家业务部的84%。融资融券开户的客户跨越10万人,算计开立信誉证券账户208,981户,此中,沪市信誉证券账户104,365户,深市信誉证券账户104,616 户。融资融券客户提供的可充抵包管金证券市值为1072.8亿元,此中,股票市值1068.5亿元,占99.6%;债券和基金4.2亿元,占0.4%。客户均匀维持包管比例为279%,最低为145%。
停止2011年8月31日,融资融券累计买卖金额4903.9亿元,此中,融资买卖累计为4672.9亿元,占95.3%,融券买卖累计为231亿元,占4.7%。按市场分别,沪市累计成交2969.2亿元,市场占比为61%;深市累计成交1934.7亿元,市场占比为39%。融资融券余额343.6亿元,此中,融资余额340.5亿元,融券余额3.1亿元。融资融券日均买卖金额为13.9亿元。
总体看,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营业试点运转标准,到达试点优越结果。一是融资融券营业量稳步增进,买卖金额逐月递增,投资者信誉账户开户数目连续增添,试点证券公司局限稳妥有序扩展,资源市场功效进一步美满。二是融资融券营业手艺零碎平安稳固,证券买卖所、挂号结算公司、试点证券公司和存管银行等相干介入者的买卖结算零碎和市场监控零碎运转颠簸正常,营业处置实时、精确、顺畅,未泛起营业过失和手艺毛病。三是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营业运作合规平安,营业操纵流程逐渐美满,投资者教诲和得当性治理事情踏实仔细,投资者正当权柄获得有用维护。四是融资融券营业危害控制完成了“可测、可控、可蒙受”的预期目的,各项危害应对预案和危害控制目标经试点磨练谨慎公道,相干危害控制步伐和营业统计监测制度有用实行,未发作强迫平仓危害。五是市场反应和媒体报道客观温和,广泛以为融资融券营业试点“预备充实、低调务虚、颠簸有序、稳步生长”。
二、融资融券是美满资源市场功效的根底性制度建立
展开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营业试点,确立证券市场信誉买卖机制,是我国资源市场生长的内涵要求。在仔细总结国际金融危急履历经验、充实研讨对照利害干系的根底上,推出融资融券试点对美满我国资源市场功效具有努力作用:
一是为资源市场提供了一种双向的信誉买卖机制。现在我国资源市场已成为环球最大的新兴市场,逐渐美满我国资源市场功效,增添股票信誉买卖方法,是我国资源市场生长的客观需求。融资融券试点既可以为做多提供融资便当,也可以为做空提供融券泉源,增添了资源市场对冲渠道与水平,促进市场内涵价钱稳固机制构成。融资融券试点一年半的情形解释,信誉买卖不只为资源市场确立做空机制提供市场婚配东西,并且顺应了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需求和多样化治理危害的要求。
二是为资源市场提供了一条制度化的资金融通渠道。我国证券市场确立以来,不断缺乏对投资者标准化羁系的融资渠道,证券市场泛起的市场危害和证券公司危害,每每与违规融资有亲切干系。推出融资融券营业试点,构成标准公道和有羁系的资金融通渠道,不只有利于理顺证券市场的融资流动,珍爱投资者长处,提防市场危害,并且有利于从制度上改进证券市场的资金供给,促进证券市场活泼和康健生长。
三是为证券公司拓展营业和效劳完成转型提供了途径。融资融券试点拓宽了证券公司营业局限,增添证券公司支出泉源,改进了证券公司红利形式。往年上半年,25家试点证券公司新增融资融券营业支出13亿元,融资融券营业支出均匀占到掮客营业支出6.69%。部门融资融券营业生长较快的证券公司,其融资融券营业支出占掮客营业支出的比重跨越10%,最高到达16.3%。与此同时,融资融券营业试点进步了证券公司营业综合治理才能,促进试点证券公司深化细化内部治理,改善客户效劳和客户治理,提拔焦点竞争力。
三、融资融券试点颠簸推出和稳步生长的次要履历
融资融券买卖是有杠杆的股票信誉买卖,必需注意危害提防。在试点推出前,中国证监会高度注重营业试点能够泛起的危害,踏实缜密地做好危害提防事情。回过头来看,由于事前对种种危害状态都有对照充实的预估,并制订了响应的提防步伐,对包管试点颠簸康健生长起到了努力作用。
一是将危害提防事情关隘前移,以证券公司为中央,增强内部治理,把危害控制要求落实到营业关键。融资融券试点推出时,中国证监会要求试点证券公司进步熟悉,明白责任,增强向导,仔细梳理美满营业制度、流程和机制;增强内部治理,公道确定营业范围,做好客户资质治理和征信观察,强化营业危害监控和提防;确保合规运转,力保全程平安颠簸,预备好应对预案;实时总结剖析,不停美满试点方案,细化危害控制步伐。试点理论证实,把危害控制步伐提早落实到证券公司营业关键是准确的,不只包管了试点颠簸,并且试探出了一套合适我国情形的融资融券营业风控机制和步伐。
二是羁系部分增强危害监控,实时举行统计监测、剖析和提防危害。提防部分和零碎性危害,一直是金融羁系事情的第一要务。融资融券试点推出后,中国证监会相干部分和中央派出机构增强对试点的监控,实时汇总试点情形,做好一样平常羁系;亲切监测试点证券公司净资源等危害控制目标,催促反省试点证券公司仔细实行各项营业治理制度、流程,提防营业危害。与此同时,证券买卖所仔细做好试点营业信息公布、危害监控和预警事情,增强前端控制,举行盘中及时监控和盘后剖析,实时监测和提醒危害。由于羁系职责明白,步伐到位,对照好地监测监控了融资融券营业试点危害。
三是高度注重做好投资者教诲和投资者得当性治理事情。增强危害提防的主旨是要珍爱中小投资者的长处。关于融资融券,尤其是高危害的金融衍生品,必需把投资者教诲和得当性治理作为危害控制的重点来抓。融资融券试点推出后,中国证监会从进步危害教诲程度动手,要求证券公司把好客户资质关,周全做好危害展现事情。包罗:实时催促反省试点证券公司投资者教诲和投资者得当性治理事情的落真相况,严把“开户关”,避免危害负担才能和投资履历缺乏的客户参与融资融券营业;要求试点证券公司做好开户与签约关键的解说事情,明白、客观地向客户见告权力、任务、责任和危害;要求试点证券公司连续维护治理客户资信材料库,对客户资信状态和危害负担才能实时举行监测、评价;要求试点证券公司持续深化踏实地展开投资者教诲流动,分条理、多渠道对客户遍及营业知识,宣传相干政策律例,提醒营业危害;要求试点证券公司确立有用的客户纠纷处置机制,实时化解抵牾和纠纷。证券买卖所、证券挂号结算公司也加大在营业规矩方面的宣传解说力度,提醒危害。
四是充实自创境外融资融券营业的履历经验,弥补美满我国的融资融券制度建立。在设计我国融资融券制度时,我们注重自创和吸取境外成熟市场的履历,稀奇存眷成熟市场在金融危急时代的调解与转变。好比说严酷克制“裸卖空”;融券买卖执行降价买卖规矩,融券卖出的报价必需高于前一笔买卖的成交价;执行融券买卖的会合形式,在转融通营业推出前,试点证券公司只能用自有资金和证券展开融资融券营业;确立严酷的危害控制制度,试点时代只选择部门蓝筹股作为标的证券,对单只股票划定对照严酷的融资融券控制目标;增强融资融券营业的信息表露,证券买卖所逐日宣布融资融券买卖情形;强化对融资融券信誉证券账户的治理,投资者卖出信誉证券账户内证券所得价款,须先归还其融资欠款;投资者在未了却融券买卖前,融券卖出所得价款除买券还券外不得他用;除划定事变外,任何人不得动用信誉账户内资金和证券等。这些放置,使得我国融资融券制度建立在高终点低危害上颠簸起步,而且相符我国资源市场生长的现实需求。
四、我国融资融券制度生长瞻望
根据“试点先行、稳步推开”的既定事情放置,中国证监会凭据融资融券营业试点积聚的履历,从融资融券营业生长的内涵要求和资源市场稳步生长创新的客观需求动身,努力稳妥地将该项试点转入通例营业,逐渐扩展标的证券局限,适时推出转融通营业,以确立和健全完好的融资融券买卖制度。
(一)融资融券从证券公司试点营业转为通例营业。在仔细剖析总结融资融券营业试点情形的根底上,中国证监会修正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营业试点治理设施》,将融资融券营业归入证券公司的通例营业。修正后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营业治理设施》次要触及优化行政允许法式,削减了在试点时代证券公司请求从事融资融券营业资历的硬性条件划定,增添了一些市场化束缚条件。一方面融资融券试点转通例后,证券公司请求融资融券营业资历的“门槛”低落,不再要求证券公司“近来6个月净资源均在12亿元以上”,改为“注册资源和净资源相符增添融资融券营业后的划定”即可;另一方面则增添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营业预备情形作为请求资历的前置条件,要求请求资历的证券公司信息零碎平安稳固运转,近来1年未发作因公司治理题目招致的严重变乱,融资融券营业手艺零碎已经过证券买卖所、证券挂号结算机构构造的测试;要求请求资历的证券公司有拟卖力融资融券营业的初级治理职员和得当数目的专业职员,融资融券营业方案和内部治理制度已经过中国证券业协会构造的专业评价。
证券公司请求融资融券营业资历行政允许的修正,表现了中国证监会在深化行政允许改造方面的无益实验,逐渐削减行政审批,加倍注意营业羁系,充实表现了市场准入的公正、公平性。固然融资融券营业资历准入的硬性门槛低落,但对质券公司融资融券营业、手艺、人才和客户效劳等方面的预备要求却加倍细化和详细,并明白了证券买卖所和证券业协会等相干各方的责任。可以预见,融资融券营业成为证券公司的通例营业后,展开融资融券营业的证券公司数目无望进一步扩展。
(二)逐渐有序扩展融资融券营业标的证券局限。现在融资融券营业试点标的证券数目约90只,上海为上证50指数成份股,深圳为深证40指数成份股。随着证券公司介入局限的不停扩展,投资者数目连续增添,融资融券买卖需求日益增进,需求增添可用于融资买入或融券卖空的标的证券数目,扩展融资融券营业市场笼罩面。
从境外成熟市场融资融券营业生长情形看,一样平常在证券买卖所上市的证券都可以成为融资融券营业的标的证券。标的证券局限越普遍,融资融券做空机制的功效才气施展得越充实,起到双边市的作用。凭据现在的试点情形,我国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得当扩展的条件和情况曾经具有,市场也广泛反应需求扩展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局限。为此,在融资融券营业转通例后,证券买卖所将根据谨慎分批的准绳,在有用防控危害的条件下,有序扩展标的证券局限,以拓宽融资融券营业生长空间。
(三)适时推出转融通营业。2008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证券公司监视治理条例》,划定证券公司从事融资融券营业,自有资金或许证券缺乏的,可以向证券金融公司借入。我国的转融通营业将执行会合一致的运营形式。
西欧国度融券营业发轫于场外市场,接纳了证券公司对客户一对一的涣散形式,在信息表露、整理交收与羁系标准等方面存在缺陷。在2008年环球金融危急时期,西欧市场对卖空举行限定,并修正相干规矩,便是看到了信息纰谬称下融券卖空涣散羁系的弊端,不得已只好接纳“禁空令”的方法稳固市场,露出了对市场卖空举动缺乏会合治理与监测带来的题目。1999年国际证监会构造手艺委员会曾公布环球证券假贷市场研讨讲述,提出要对融券营业执行地方化和会合化,构成会合化的证券假贷买卖平台。我国转融通营业一同步就接纳会合形式,由证券金融公司向证券公司会合提供转融通效劳,付与证券金融公司融资融券统计监测职责,实时掌握融资融券全体运转情形,监测监控融资融券市场危害和信誉危害,可以说是适应了以后增强金融会合羁系,坚持金融创新和危害控制偏重的生长趋向和要求。我国转融通营业会合形式次要包罗如下内容:
一是转融通营业手艺零碎充实行使证券买卖所和挂号结算公司现有手艺零碎和通讯网络。证券金融公司建立的转融通营业治理平台与证券买卖所和挂号结算公司营业平台相毗邻,构成完好的转融资和转融券营业处置手艺零碎,建立针对质券公司融资融券营业举行统计监测的手艺零碎,确保转融通营业可以在现有的证券买卖系统内简朴起步、转融通手艺平台可以平安运转、转融通资金和证券可以封锁运转。
二是证券金融公司以转融通零售营业与证券公司融资融券批发营业相区别。证券金融公司只对质券公司转融出资金和证券,提供融资融券的零售营业效劳,不间接面临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客户,证券公司从证券金融公司融入资金和证券后,对其客户举行融资融券营业,投资者融资融券买卖习气不发作改动。也便是说,证券金融公司解决转融通营业和证券公司解决融资融券营业在流程上完成了完全离开,更便于融资融券营业危害分层控制和治理。
三是证券金融公司负担融资融券统计监测职责。证券金融公司是证券类金融机构,不以赚钱为目标,次要营业职责是: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营业提供资金和证券转融通效劳;对质券公司融资融券营业运转情形举行监控;对融资融券市场买卖情形举行统计监测。为此,证券金融公司经过证券公司的数据报送,并与证券买卖所和证券挂号结算公司等机构确立融资融券信息共享机制,构成完好的融资融券营业统计监测系统,全方位监测监控融资融券买卖和运转。
凭据如许一种转融通制度设计理念,转融通营业的制度框架次要包罗五个方面的放置。
第一,明白转融通营业资金与证券泉源。转融通营业包罗转融资和转融券营业。营业试点时代,证券金融公司次要运用资源金以及经过借入次级债、定向或公然刊行债券等方法筹集资金展开转融资营业。与转融资营业差别的是,证券金融公司向证券公司转融券的证券泉源,次要不是自有证券,而是从证券买卖所营业平台向相干机构投资者融入的证券为主。
第二,建立转融通营业次要介入人。(1)上市公司机构持有人,包罗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一样平常机构投资者,它们是转融通营业资金或证券出借人;(2)具有融资融券营业资历的证券公司,它们是转融通营业资金和证券借入人;(3)证券金融公司,它是转融通营业的中心敌手方,在转融通营业中具有怪异职位,一方面向及格机构融入资金或证券,另一方面将资金或证券融出给证券公司,供其展开融资融券营业。
第三,确立转融通营业包管金制度。证券公司向证券金融公司请求转融资和转融券,需求向证券金融公司提交肯定比例包管金,用以包管其向证券金融公司转融通所欠债务。包管金由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和证券交纳,现金部门占比不低于15%。证券金融公司可以凭据证券市场供求状态、单一证券公司转融通营业范围、净资源与信誉、转融通营业如约情形等,对差别证券公司举行评价,确定差别的包管金比例。当证券公司泛起转融通营业资金或证券交收违约时,证券金融公司可以根据商定奖励证券公司交存的包管金。
第四,设立转融通营业危害控制目标。针对转融通营业试点设定了严酷的危害治理目标系统。一是证券金融公司净资源与各项危害资源预备之和的比例不低于100%;二是向单一证券公司提供转融通余额不得跨越证券金融公司净资源的50%;三是对单一证券的转融券余额不得跨越该证券上市可流畅市值的10%;四是单只证券包管证券余额不得跨越该证券总市值的15%。
第五,健全转融通营业危害治理制度。证券金融公司将有针对性地确立一整套转融通营业危害治理制度:一是确立迷信的征信与授信治理制度,公平公道确定对质券公司的授信额度;二是增强包管金盯市治理,做坏事中危害控制;三是制订违约处理制度,证券公司泛起违约时,可接纳低落授信额度、进步包管金比例、收取违约金等处置步伐;四是确立营业停息机制,证券金融公司可以凭据证券市场状态和危害治理需求,根据营业规矩和条约商定,停息部门或许所有证券的转融通营业;五是确立危害预备金制度,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一样平常危害预备金,填补证券金融公司能够泛起的谋划盈余。
总之,随着融资融券营业试点转入通例,融资融券营业标的证券局限逐渐扩展,从事融资融券营业的证券公司数目不停增添和稳步推出转融通营业,我国的融资融券买卖必将会稳步康健生长,成为我国资源市场一项主要的根底性制度,具有广漠的生长远景。